蘇佩萱 教授

蘇佩萱 簡要自述

跨越東西半球自許飄蕩不羈如風,任運我這旅人在飄移間「無所住」之心,不經意地在光影交疊剎那、在框與邊界圍起來的尺牘或觀景窗中,揮灑創意,紀錄文華與藝思在時間長河上的懸滯。 

二十五年來蘇佩萱從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策展、編輯專刊圖錄,到任教於公私立大學/研究所,其間跨越南亞、 北美、歐洲等不同自然環境,人文生活情境,和不同地域文化進行視覺文化研究,掠影下企圖模糊了人文藝術的邊界、打破時空的侷限,遠遠跨越所從出的文藝哲學中語言符號學、美學系統,連結到與更廣大的知識動能領域如宗教、社會、政治、經濟等發生關係,並廣泛導入當代視覺傳播與影像設計應用領域,探討:符號設計與視覺語言、影像的語意與文化符碼、文字視覺化、當代漢字設計等。

試以符文使不同文化及社會背景的人們感知對象物所具有的意涵,成為一種打破語言隔閡的通用性活動,從中解讀符文影像作品構成的語意、語法及語用脈絡意義,並可依據此類討論了解如何設計符文相關的表徵、語意的溝通效能,和了解符號在視覺文化傳播遞延過程中間所產生的文化差異性。

另外,一件平面攝影作品[超維度撓場炫影](特殊金莎紙材UV直噴)於桃園國際機場展第二航廈出境D區藝文展演空間展出,展期:2023/07/05-10/15 。 本創作著力於拍攝水晶介質如何回映撓場(Torsion field)為扭場、旋量場之折光現象,捕捉偶發之中撓力作用於自旋場中的幻變。在暖冬正午陽光照射下,靛藍的蛋形藝術水晶中曲折、多變態造形,竟然幻變出一顆超維度的星球,作品下方可見一道道清晰多彩炫光現象,對位擴延出可能的旋量場和超維度空間。甚為驚奇!

蘇佩萱  書寫「藝」字與設計 (2018)

跨藝 跨預展演音樂會(2018)- 琴聲擊影文山情 秋聲琴擊萬盛薈

蘇佩萱擔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跨域展演‧「贏」向職場 計畫主持人/ 藝術總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AMhdmxfxU&list=PLW-QB6DOp6wXAuq8jJBb6nvNFO4z8TmsU

簡介

現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所)專任教授
學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視覺藝術學院 博士(Ph. D.)
Ph. D.,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Visual Arts, Art Education, USA.
國立成功大學 文學院 藝術研究所 碩士(M. F. A.)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 商管學院組織管理研究
St. Andrews University, College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U.K.

教學專長:

符號設計與視覺語言、影像與文化符碼、文本視覺化、禪與藝術

專業經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 教授 (2015年8月-迄今)
  •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衛教素材和設計類專案/競賽審查委員 (2015-迄今)
  • 國父紀念館館刊美術編輯指導 (2019/01–迄今)
  • 台灣水墨畫會顧問 (2023.5-2026.5)
  • 校園鑫馬獎(微電影劇情片)初審與複審委員 (2023-2024)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路著作權宣導案 [Podcast語音節目:著作權X原創我挺你] (2021)
  • 交通部高速公路管理局交通安全宣導懶人包設計指導 (2021)
  • 國立臺灣博物館【臺灣博物】季刊、【商業設計學報】、【華梵學報】、【感性學報】、【視覺藝術論壇】期刊、【南藝學報】審查委員
  • 「總統府一樓開放參觀展場109年更新規劃設計製作採購案」評選委員 (2020)
  • 教育部技專校院增調所系科班作業小組評鑑委員 (2020)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計補助案複審委員暨評鑑委員 (106/109年度)
  • 中華民國企業形象發展協會理事 (2019-2020)         
  • 【藝 起飛】文創跨域研究室主持人 (2018-迄今)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跨域展演‧「贏」向職場 計畫主持人 (2017-2018)
  • 基隆市文化局年度展覽活動審查委員
  • 桃園市文化局全國桃源美展視覺設計類評審委員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所)系主任 (2015/8月至2018/7月)
  • 文化部104-105年度「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建置」分項計劃主持人
  • 文化部 102-105年度「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建置計畫」協同主持人
  • 教育部大學校院北二區教學資源中心跨領域與教師生命成長社群召集人 (2013/12 至 2015/6)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整合行銷委託服務案」評選委員
  • 2015 金鐘50周年紀念特展暨專刊諮詢委員
  • 2015/ 2016 臺鐵員訓中心_「運輸研究班」美學專題講座教授
  • 2014 資策會創意產業中心_「文化創意商用設計聯賽-商用元素萃取與企畫競賽」評審委員
  • 教育部大學校院北二區教學資源中心禪與文化創意教學研究之教師成長社群召集人 (2011/12至2012/12)
  • 2011年藝術大學院校教學發展策略前瞻論壇策劃負責人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創處企劃管理組組長 (2010/08至2011/07)
  • 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暨商業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2005/02至2010/07)
  •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2004/08至2005/01)
  •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視訊傳播科助理教授兼主任 (2003/08至2004/07)
  •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3/08至2004/01)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研究助理(2000/08至2001/12)
  •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講師(1998-1999)
  •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會場組長暨展覽承辦人(1996-1998)

獲獎紀錄

  • 2023   時報金犢獎指導老師獎(WOW!Zhangjiakou) 。
  • 2022   第31屆時報金犢獎指導老師獎(滄州鉄師子)。
  • 2021   第七届“两岸新鋭設計競賽.華燦獎〞榮獲優秀指導教師(食光的滋味、與神結緣)。
  • 2020   榮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9學年度教師傑出研究暨展演獎
  • 2019/07 第三屆兩岸文創設計大賽:[解構榫卯.寫意東方] 指導老師獎。
  • 2018/08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年設計大賽:[美麗鄉村] 最具設計落實獎。
  • 2018/06 第二屆兩岸文創設計大賽:[天工妙藝.展藝東方] 指導老師獎。
  • 2017/09 Albert Marquis Lifetime Awards, U. S. A., in Arts and Higher Education.
  • 2016   榮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5年度「獎勵學術研究與創作發表」論文發表及展演類獎助。
  • 2015   榮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4年度「獎勵學術研究與創作發表」學術論著類獎助。
  • 2015   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32 edition, U.S.A.
  • 2013   榮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學卓越績優教師
  • 2015   指導研究生賴怡瑾參加「中國華燦獎 新銳設計師」獲新銳設計師獎。
  • 2014   指導學生許芸瑄等參加「102年國立館所文創商品設計比賽」獲優選、最佳人氣獎。
  • 2014   指導研究生潘威霖獲「2014芬蘭拉赫第國際海報三年展」第一等入選。

 

計畫主持人、研究計畫執行

  • 交通部高速公路管理局交通安全宣導懶人包設計專案計畫主持人(2021)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跨域展演‧「贏」向職場 計畫主持人 (2017-2018)
  • 104-105年度文化部影視司「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建置」分項計劃主持人。
  • 教育部高教司—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102~104年度跨領域研究與教師生命成長社群召集人。
  • 100-101年度教育部大學校院北二區教學資源中心禪與文化創意教學研究之教師成長社群召集人。

近年專書著作

  • Su, P. H. (2017). Latticework of Arts and It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Cases Studies of Innovative Design across Media Arts and Technology.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 蘇佩萱(2018)。藝fun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研究生跨域創新文藝特展作品集(總編輯)。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出版。
  • 蘇佩萱(2017)。2017超媒體跨界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編輯)。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出版。
  • 陳清河,洪瓊娟,蘇佩萱等編著(2016)。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台北市, 台灣:世新大學。
  • 蘇佩萱(2016)。識別印記:文化重構與設計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編輯)。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出版。ISBN 978-986-05-1732-3。
  • 蘇佩萱(2016)。擬聲‧交疊:創新科技實踐之文創設計創作集(主編輯)。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出版。
  • 蘇佩萱(2015)。創新造形與前瞻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編輯)。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出版。ISBN:978-986-04-7772-6。
  • 蘇佩萱(2014年12月)。覺與跨域:論教師生命成長之行動實踐(Cognition across Perception)( ISBN:978-986-6768-36-1)。新北市, 台灣:華梵大學覺之文化研究室。
  • 陳清河,洪瓊娟,蘇佩萱,何懷嵩,陳彥龍編著(2014年10月)。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ISBN:978-986-6060-26-7)。台北市, 台灣:世新大學。
  • 蘇佩萱(2013年02月)。觀者與影像符碼。台北市, 台灣:文史哲出版社。
  • 蘇佩萱(2012年10月)。禪與藝。新北市, 台灣:原泉出版社。
  • 蘇佩萱(2008)。般若意境。新北市:華梵大學覺之文化研究室。
  • 蘇佩萱(2008)。飄風任運萬里行:蘇佩萱影像紀錄創作:Pei-Hsuan Su's pholography and documentary film新北市:華梵大學覺之文化研究室。
  • 蘇佩萱(2007)。雲蹤梵響:蘇佩萱影像紀錄創作:Pei-Hguan Su'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film新北市:華梵大學覺之文化研究室。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 蘇佩萱翻譯 (1998)。曉覺禪心:曉雲法師書畫集(Arts of master Ven. Hiu-Wan) ;臺北市:史博館。

近年國內外具審查機制之期刊論文

  • 周宗瑩,蘇佩萱(2022)。論大地乾涸之沉浸式360度全景紀實影像創作研究。視聽傳播學刊,總第52期,頁77至108。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Su, P. H. (2017). Case Studies of Applying Electronic Flexible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to Create the New Media Arts.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 Vol.67, No. 3, pp.1-15. ISSN:1380-7501, Doi:10.1007/s11042-017-5155-2. [SCI]
  • Su, P. H. (2017). The Study of Applying Arts–Based Research to Enhance Artist’s Reflection 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Synnyt/ Origins : Rethinking arts-based & artistic research and global/local communities, vo1.1, pp. 85-98. ISSN 1795-4843.
  • Su, P. H. (2016).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Referred to Meta-Design Approach through the FleXpeaker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aterial in Exhibition Design. Advance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Vol.1, pp. 21-24. ISSN 2415-0436 (print)/ 2518-2994(web).[EI]
  • Su, P. H. (2016). A Semiotic Study of Appropriating Ancient Cultural Texts in Creative Design to Enhance Digital Innovation. Taiwan Journal of Arts, 98, pp.171-198. ISSN 10213686. [THCI] (挪用古文化文本驅動數位化創新之創意符號設計研究。)
  • Su, P. H. (2015). Study of Systematic Design Thinking Referred to Us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Meta-Design. Asia Society of Basic Design and Art in Narita 2015 ( 亞洲基礎造形連合學會2015 成田大學會誌), pp.65-70. ISBN 978-4-9908445-0-9.
  • Su, P. H. (2013). The Digital Innovation of Appropri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yric Poems in Creative Desig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311, pp. 348-353.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Ltd, Switzerland. ISSN 1660-9336 (print)/ 1662- 7482(web). [EI]
  • 蘇佩萱(2017)。〈臺灣社會記憶之文化傳播——評述「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暨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建置計畫」〉。視聽傳播,總第四十七期,復刊第五期,頁27至57。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ISSN:978-986-02-7990-0。
  • 蘇佩萱(2016)。〈整合聲音、影像、文獻紀錄之文創類型展示媒體研究〉。IJDMD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第八卷第二期,頁43至56。臺北市:台灣數位媒體設計學會。ISSN:2078-4775。[THCI]
  • 蘇佩萱(2015年03月)。多媒跨域之體驗式教學行動-以參訪孫運璿科技與人文紀念館為例。藝術欣賞期刊,11(1), 40-45.。
  • 蘇佩萱(2012年06月)。與[花氣薰人詩]對話的文化創意影片設計。藝術欣賞期刊,55(Vol. 8, 1), 123-130.。
  • 蘇佩萱,黃婷琪(2012年06月)。臺灣時尚工藝「Yii」手感品牌象徵語意分析(Analysis of Symbolic Semantics Applied in the Taiwanese Hand-touch Brand of Fashion Crafts and Design "Yii")。藝術學報,90, pp. 89-116。

 

近年國內外具審查機制之專書論文

  • 蘇佩萱(2021)。當代禪藝創作教學研究:「微型枯山水」示現禪心。指月:2020第二屆佛教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學生書局。145-184。
  • 蘇佩萱(2016)。〈建置【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賡續臺灣社會記憶與文化傳播〉。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頁5至28。臺北市:世新大學。ISBN:978-986-6060-30-4。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Design for Empowering Post-disaster Communities. New Trends on System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SSE 2015), IOS Press, Amsterdam: Netherland, pp. 241-249.
  • 蘇佩萱(2014年10月)。鑲在臺灣廣播電視電影的生命記憶。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ISBN:978-986-6060-26-7)(3-16)。台北市, 台灣:世新大學。
  • 蘇佩萱(2013年02月)。質真若渝—論閻振瀛的文人藝術精神。筆的力量:成大文學家論文集(ISBN:978-986-6178-62-7)(上, 497-527)。臺北市:里仁書局。ISBN:978-986-6178-62-7。
  • 蘇佩萱(2012年10月)。影像喻禪:解讀印度佛教象徵寓意的影像符號。禪與藝(27-57)。新北市, 台灣:原泉出版社。

近年研討會論文

第一作者

  • 蘇佩萱(2020年10月)。當代禪藝創作教學研究—「微型枯山水」示現禪心。第二屆佛教藝術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
  • Su, P. H. (2016, Oct). Case Studies of Applying Electronic Flexible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to Create the New Media Arts.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ichung, Taiwan. Taiwan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TAETI) Press.
  • Su, P. H. (2016, Oct). Contemporary Design Practice on Meta-Interpretation through Experimental Converging Practices of Sounds, Images and Dada. The Ten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Design History & Design Studies, Taipei, Taiwan, pp.278-28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Design History and Studies(ICDHS) Press. (ISSN:2318-6968)
  • Su, P. H. (2016,Jun). Study of Art–based Research Interactedwith Digital Technology to Enhanc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The fourth Conference on Arts-based Research and Artistic Research.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Finland.
  • Pei-Hsuan Su. (2015, July). The Aesthetics on Meta-interpretation and Hyperreal: An Experimental Converging Practice of Sounds, Images and Data applied in Sun Yun-Suan Memorial Museum, Taipei. 2015 Conference of Sounds, Images and Data, New York University, Steinhardt School, U. S. A.
  • Pei-Hsuan Su. (2015, June). The Digital Innovation of Appropriating Orient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reative Design. First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conference in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_Blue Skies Above, Solid Ground Below: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Digital Humanities, London, UK.
  • Pei-Hsuan Su (2015, Jul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Design for Empowering Post-disaster Communitie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SSE 2015), Morioka, JAPAN.
  • 蘇佩萱(2014年12月)。休閒中自發性的跨領域學習:談教育部北二區大學教師成長社群之體驗行動。第五屆工作與休閒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華梵大學。
  • 蘇佩萱(2014年10月)。論跨領域學習與生命覺知之美。第六屆【通識創意-人文課程中的美學與藝術精神】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
  • Pei-Hsuan Su. (2012, Dec). The Digital Innovation of Appropri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yric Poems in Creative Desig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2, 北京,中國..
  • Pei-Hsuan Su (2011, Nov). Dr. Joseph Chen-ying Yen's cross-cultural art practice reveals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i ethos. 成大八十、人文風華:2011成大文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 Tainan, Taiwan.
  • 蘇佩萱(2011年12月)。休閒中觀影:實踐中國文人藝術的當代文化創意設計。第四屆工作與休閒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華梵大學。

 

第二作者 (僅列舉2019--)

  • 許薰云、蘇佩萱(2023年10月27日)。臺灣生命禮俗與民間信仰符號解析-以《小輓・旱溪》為例。2023「跨域整合.當代設計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杜尚杰、蘇佩萱(2023年10月27日)。轉譯臺中清水眷村文化之紙玩設計創作研究。2023「跨域整合.當代設計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謝蘇昱城、蘇佩萱(2023年10月27日)。禪宗美學應用於中、港、臺當代平面海報構成之文本分析。2023「跨域整合.當代設計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簡宜玟、蘇佩萱(2023年10月27日)。以3D視覺元素表現負向情緒之個案研究。2023「跨域整合.當代設計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劉德君、蘇佩萱(2023年10月27日)。月下老人甜食供品符號之消費者偏好調查研究。2023「跨域整合.當代設計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Leung, C. W., Su, P. H. (2023, October 14). Analysing the Multiple Cover Design in Print Magazines during the New Media Age: A Case Study of Art and Piece in Hong Kong. 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Post-Pandemic Worl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舒毓婷、蘇佩萱(2022年10月21日)。浪費食物現象之繪本個案研究初探。2022「視覺設計‧未來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26-23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陳鈺欣、蘇佩萱(2022年10月21日)。療癒系格外品蔬菜角色故事之創作研究初探。2022「視覺設計‧未來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2-24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郭芷妤、蘇佩萱(2022年10月21日)。解讀嘻哈音樂專輯之文化符碼應用於塗鴉圖像創作研究。2022「視覺設計‧未來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0-217,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王佳莉、蘇佩萱(2022年10月21日)。宋代象生香爐意象設計創作初探。2022「視覺設計‧未來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4-24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鄭志紘、蘇佩萱(2021年10月22日)。探討當代臺灣超文本識別設計應用於品牌之研究。2021「創意設計‧ 視覺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2-15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陳抿諭、蘇佩萱(2021年10月22日)。運用象徵主義觀點之圖像分析研究-以偉特、小王子、羅賓伍德塔羅牌為例。2021「創意設計‧ 視覺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6-6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張瑋庭、蘇佩萱(2021年10月22日)。舞獅文化符碼應用於兒童繪本之創作研究。2021「創意設計‧ 視覺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2-7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周宗瑩、蘇佩萱 (2021年5月15日)。〈2021日月無水〉沉浸式360度全景影像創作研究。2021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二十六屆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 温雅欽、蘇佩萱(2020年10月23日)。嘉義地誌詩海報創作研究。2020「設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0-117,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韓靚怡、蘇佩萱(2020年10月23日)。攝影拼貼表現恐懼情緒影像創作研究。2020「設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4-10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林欣穎、蘇佩萱(2020年10月23日)。臺中山城客家飲食文化應用於圖像設計之創作研究。2020「設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4-18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李彥妤、蘇佩萱(2020年10月23日)。轉換廣告看板中百工意象之創作研究-以萬華康定路為例。2020「設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26-13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張吏爵、蘇佩萱(2019年10月23日)。《光構築》觀念攝影影像創作。2019「視覺革新‧創意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8-5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李虹瑾、蘇佩萱(2019年10月23日)。台灣茶茶包製品的包裝材質與設計手法研究。2019「視覺革新‧創意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3-8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吳雅美、蘇佩萱(2019年10月23日)。「珊太子」寶石紅珊瑚數位典藏網站設計之研究創作。2019「視覺革新‧創意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4-18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彭秀雄、蘇佩萱 (2019年12月5日)。大自然藝術策展理念傳達效益-以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為例。 2019 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討會,臺北藝術大學。
  • 吳迪、蘇佩萱 (2019年3月15日)。反戰議題之蒙太奇影像創作研究-以越南戰爭為題。2019銘傳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組-「智能設計X跨域整合」,銘傳大學。
  • 吳彩華、蘇佩萱(2019年3月15日)。轉化再現白度母-探索藏傳佛教唐卡之視覺設計創作。2019銘傳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組-「智能設計X跨域整合」,銘傳大學。
  • 薛力維、蘇佩萱(2018年10月12日)。博物館場所應用數位典藏之影響力研究初探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發現臺灣」常設展之原住民為例。2018視覺跨域進化論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4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蔡曜宇、蘇佩萱(2018年10月12日)。宜蘭傳奇故事應用於文化創意設計研究。2018視覺跨域進化論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5-5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近年創作展覽

  • 蘇佩萱(2023)。[Vista_像]。可圈可點:桃園市文化局美術家邀請展。桃園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第一、二展覽室。 
  • 蘇佩萱(2023)。[超維度撓場炫影]。桃園國際機場展。桃園市:桃園國際機場。
  • Su, P. H.(2022). [Break through Zen: The Art Creation Exhibition on Deconstructing and Interpreting
    Buddhist Sutras and Zen] (i.e. 破禪:解構佛經義理禪藝創作師生聯展)
  • Su, P. H.(2021). [Microscopic Samadhi: Teachers and Students Joint Exhibition of Zen Art and Mental
    Image Creation] (i.e. 微觀三昧:禪藝心象創作展師生聯展)。臺北市:華梵大學文物館。
  • Su, P. H.(2018). [Interdisciplinary Arts Performance to Cross Boundaries] (i.e. 跨藝跨域展演音樂會)
  • 蘇佩萱(2016)。[印度迴旋]。全國桃源美展評審委員邀請展。桃園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Su, P. H.(2016). [Cross the sound and vision: the exhibition of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若渝」X「梵響」。擬聲‧交疊:創新科技實踐之文創設計創作展。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Su,P.H.(2016). [Flow with Rhythm] .KSBDA International Winter Special Exhibition, Barcelona, Spain.
  • Su,P.H.(2015). [質真若渝]、[大象無形]。天津美院與臺藝大教師作品交流展。中國:天津美術學院。
  • Su, P. H. & Huang, M. H. (2015). [Cultural creative dialogue_Folk Tour].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Asia Society of Basic Design and Art in Narita, 2015 ASBDA, JAPAN.
  • Su, P. H. & Wong, J. Y. (2015). [Cultural creative dialogue_Folk Rythem].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Asia Society of Basic Design and Art in Narita, 2015 ASBDA, JAPAN.
  • Su, P. H. & Li, S. (2015). [Zen time, care free]. 2015 KSBDA International Spring Conference & Exhibition, Korea.
  • 蘇佩萱(2014)。[飄風任運]。東方美學觀影響下的藝術創作系列:論佛學意涵的當代視覺設計展。臺北市:華梵大學文物館。
  • 蘇佩萱(2013)。[風之遊蹤:片頭設計創作集]。遷徙自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103級班展暨師生聯展。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近年指導之碩士論文

  • 吳雅美(2023)。台灣寶石珊瑚之創作研究-以「珊太子」文創設計品牌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舒毓婷(2022)。浪費食物現象之繪本創作研究-惜福的台灣古早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鄭志紘(2022)。超文本模式應用於動態識別設計論循環經濟之創作研究:以《循環台灣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賴月英(2022)。慧照動禪:論太極動禪相映如來藏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碩士班。
  • 李素鈴(2022)。論佛學義理結合當代東方書法造形美感的研究與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碩士班。
  • 張瑋庭(2022)。舞獅文化符碼應用於兒童繪本動畫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周宗瑩(2021)。枯水・塵山-論臺灣氣候變遷之沉浸式360度全景紀實影像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温雅欽(2021)。「平原細語」: 論嘉義地方神怪信仰之多元海報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李虹瑾(2021)。《棲身之所》-探討有機農業環境的插畫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許育瑋(2020)。木質原生-抽象表現主義與線性創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造形藝術碩士班。
  • 韓靚怡(2020)。「愳」—以攝影蒙太奇手法之影像創作表達恐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林欣穎(2020)。「仰天敬食」: 臺中山城客家文化應用於書籍設計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彭秀雄(2020)。論參與式自然藝術理念傳達:「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策展文化體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張吏爵(2020)。「釀時」攝影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薛力維(2019)。博物館應用數位典藏提升視覺傳達表現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發現臺灣」原住民文化常設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吳彩華(2019)。轉化・再現: 觀藏傳佛教白度母圖像符號之設計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吳培銘(2019)。「派森的秘密」:文創與科技結合應用於跨域策展實踐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許宏再(2019)。微觀菩提-立體設計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吳迪(2019)。「反維度」-論越戰反戰議題之蒙太奇影像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蔡曜宇(2018)。宜蘭傳奇故事「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應用於插畫設計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錢焯烽(2018)。轉化馬約利卡瓷磚紋樣表現形式之文創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吳淑萍(2018)。臺灣房產業雜誌廣告創意美學之研究:2014~2018《商業週刊》、《蘋果地產月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